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小学班主任试题
课程代码:00412
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20分)
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1.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最早学校是( )
A.京师同文馆
B.福州船政学校
C.天津中西学堂
D.北洋武备学校
2.学校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主体是( )
A.校长
B.级任老师
C.班主任
D.任课老师
3.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性内容是( )
A.健全班级组织
B.指导班级活动
C.搞好班级管理
D.开展班级教育工作
4.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( )
A.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
B.从感知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向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
C.从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感知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
D.从感官动作思维为主要形式向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
5.小学儿童道德发展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。低年级儿童主要是( )
A.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
B.以社会反应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
C.以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
D.以行为动机的善恶性质为判断的依据
6.根据塞尔曼的研究,4—9岁的儿童,往往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意愿和要求,这是儿童友谊发展的( )
A.无友谊概念阶段
B.单向帮助阶段
C.合作阶段
D.共享阶段
7.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,实现“教是为了不教”,这是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_____原则。( )
A.民主平等
B.实践活动
C.以身作则
D.学生主体
8.班级群体发展的最好类型是( )
A.松散型
B.浮动型
C.集体型
D.集团型
9.班级内部平等的人际关系,首先体现在_____上。( )
A.师生关系
B.学生与学生的关系
C.教与学的关系
D.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
10.由班主任召集并主持的该班科任教师的全体会议是( )
A.教研会
B.班级教导会
C.班会
D.班务会
11._____是班主任运用班级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。( )
A.班级生活管理
B.班级活动管理
C.班级学习管理
D.班级常规管理
12._____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和归宿,也是班级管理的准绳、依据和手段。( )
A.班级工作目标
B.班级工作计划
C.班级工作实施
D.班级工作总结
13.班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( )
A.集体活动
B.小组活动
C.个人活动
D.班会活动
l4.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的目的主要在于( )
A.教育学生
B.形成和建设班集体
C.培养劳动习惯
D.适应社会现实要求
l5.在班级个别教育中,对于自我防卫心理强,不肯轻易认错,或搪塞掩盖,或转嫁他人的学生,较适宜的谈话方式是( )
A.商讨式谈话
B.点拨式谈话
C.循异式谈话
D.突击式谈话
16.实践表明,转化后进生的最佳切入点是( )
A.后进生的心理矛盾
B.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
C.良好的师生关系
D.正确的集体舆论
17.从评价内容上看,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做到( )
A.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
B.单项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
C.量化反映和定性描述相结合
D.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
l8.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职责、班主任工作效果和( )
A.班主任工作过程
B.班主任工作实施
C.班主任自身素质
D.班主任教研活动
19.评价中受肯定的班主任,能够引发其他班主任的赶超意识,而自己又会为保持领先地位而再作努力,这体现了班主任工作评价的( )
A.激励作用
B.调节作用
C.鉴定作用
D.导向作用
20.从记忆目的上看,小学低年级学生的_____占据主导地位。( )
A.无意识记
B.有意识记
C.机械识记
D.直观识记